
2月22日,遼寧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中心成立暨東北陸海新通道錦州港重點項目集中開復工啟動儀式在錦州港舉行。市委書記靳國衛,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心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衛新,市政協主席韓彤,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輝出席儀式并共同鳴鑼,標志遼寧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中心成立暨東北陸海新通道錦州港重點項目集中開復工正式啟動。前海聯合交易中心高級副總裁劉春,德鄰陸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鋒,中糧貿易有限公司錦州負責人張曉東等來賓出席儀式。王心宇、劉輝在儀式上分別致辭。

王心宇指出,遼寧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中心成立暨東北陸海新通道錦州港重點項目集中開復工,是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實施“穩、活、優”并舉策略,以重點項目建設為突破口,激活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的新成果,是錦州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服務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又一生動實踐。作為我國最北端的海港城市,能夠與扎根特區的開放平臺牽手同行,實現“線上”與“線下”優勢資源整合,為北方乃至全國行業客戶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開辟重要渠道,雙方的成功合作表明,東北陸海新通道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和牽動作用更加凸顯。錦州將牢牢把握發展機遇,調動一切要素為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中心高效運行做好全生命周期服務,舉全市之力支持錦州港陸海新通道系列項目加快建設。
王心宇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落地為大”,在項目建設這個“主戰場”上比高低、論英雄、見分曉。要立足新的時代背景和發展大局,著力謀劃以陸海新通道項目、產業轉型項目、基礎設施項目、創新驅動項目、生態環保項目等為重點的高質量項目群,不斷擴大“三爭”成果。要圍繞我市重點發展、重點培育的產業細分領域及產業鏈,繪好“招商圖”、建實“項目庫”、確定“任務書”,著力引進一批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鏈條、含金量高、拉動力強的優質項目落戶錦州。要以“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主人翁意識,把“環境建設年”各項舉措變成親商、愛商、護商的暖心行動,做實做優“用地、資金、人才、數據、技術創新”等要素保障,打造具有遼寧特色、錦州辨識度的“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全省最優營商環境。要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打破老辦法、善用新辦法、敢用硬辦法,在推動振興發展實踐中培養專業精神、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專業能力,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施工圖”變成“實景圖”,共同打造一個活力迸發、生機旺盛的精彩錦州。
劉輝在致辭中說,過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通過內引外聯,勾勒出東北陸海新通道建設不斷走深走實的良好局面,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中心等一批通道項目接連落實落地。隨著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中心首單業務的上線運營以及交易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已逐漸為激活區域經貿活躍度,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遼寧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中心的成立,是錦州港與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合作成果,開啟了錦港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未來,雙方將重點推進糧食、水泥、鋼材、氧化鋁等港口大宗商品成批次、成規模、穩定開展線上交易。在交易過程中,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企業間的聯盟型資源整合,建設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位一體”、線上和線下共同驅動的中心型交易市場,實現生產、運輸、倉儲、加工、交易、金融、數字化“七業聯動”。此外,還將努力圍繞服務中心形成交易及物流集聚,整合大宗商品市場資源,打造港口貿易洼地,增加地方稅收,促進招商引資,形成“港口+臨港項目”的產業集群,打造全國價格標桿,保障糧食等大宗貨物中長期安全帶動大量傳統產業通過物聯網、區塊鏈等手段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驅動模式,助力錦州高質量建成遼西中心城市。
以今天的活動為標志,全市重點項目開復工的大幕已經開啟。今年全市計劃開復工重點項目724個,總投資207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03個,總投資1940億元。項目開復工、竣工達產將接續推進、多點開花,成為一年四季節奏躍動、重音突出、特色鮮明的主旋律。
2022年,為推進新通道建設走深走實,錦州港基礎設施建設、臨港產業、合資合作等10余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龍頭”項目工程正有序推進。作為東北陸海新通道的核心樞紐,錦州港正積極發揮門戶港作用,既謀一域,更謀全局,擂響項目建設戰鼓,振奮精神、乘勢而上,迅速掀起項目建設熱潮,為高質量建設新通道一體化經濟網絡奠定堅實基礎。
儀式上介紹了遼寧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中心項目概況,出席儀式人員共同觀看了東北陸海新通道錦州港重點項目集中開復工短片。
市領導姚國民主持儀式,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相關領導出席儀式。